萍乡武功山:开展多彩课后活动

来源: 央广网 发布时间:2023-11-13

摔跤馆里抱踹跌爬,呐喊阵阵释放运动激情;书法教室翰墨飘香,一笔一画静心临摹;音乐教室琴声悠扬,一弹一拨有板有眼……近日,下午放学后,萍乡武功山麻田中心学校校园内“动静相宜”,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让孩子们尽享“快乐时光”。

“我们把落实‘双减’作为一种责任,而不是任务,开展课后服务,既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孩子回家时间与下班时间相冲突、部分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作业的问题,同时通过优化课程设计、作业提质减量等措施,让孩子们拥有更多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,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。”华云学校副校长易妮介绍,该校坚持“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机会、每朵花儿都尽情绽放”的办学理念,通过调查问卷、座谈会等方式,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课程设置,共设置了30多门社团课程,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、多样化需求,提升了学生参与度,又有效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,推动了“双减”政策落细落实。

师资不足、场地缺乏,是不少山区学校落实“双减”政策中的难题。对此,萍乡武功山教育部门推动“师生共同成长”,通过“走出去”“请进来”相结合,鼓励老师参加文艺等方面培训,培养发展兴趣爱好,与学生一起学习、共同成长。麻田中心学校经过调查摸排,集思广益,决定成立服务队伍,与教师们的个人特长统筹起来,拓展课后延时服务内容,使“家长满意”不留空白。该校从区外请来热心公益的网球教练、水彩画老师、书法老师、围棋老师,青年教师刘晓玉等利用周末时间跟名师先学一步,再在课后服务活动中辅导学生。万龙山隆波希望学校注重整合周边资源,与武功山温泉君澜酒店达成合作协议,利用酒店的标准泳池开展游泳活动,该校龚洋,从外地请来游泳教练,自己当起了助教,带了一个60多人的游泳社团,学生们游得像模像样,今年的秋季校运会,还举办了首次学生游泳比赛!华云学校教师王曦,带领学生剪纸艺术社团,传承非遗文化,学生们炫剪飞扬,剪出的作品栩栩如生,受到家长交口称赞。麻田中学党员教师易文强在课后服务时间直接将学生带进“东篱”劳动实践基地,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劳动工具,如何整畦、播种、施肥、浇水、除虫,如何结合二十四节气栽种蔬菜,学生们兴趣十分深厚。

自今年九月起,在各中小学校党支部组织、号召下,全区50余名青年党员教师成为课后服务“先锋队”,结合专业特长、参与辅导管理,全区各校共开设了摔跤、书法、舞蹈、古筝、美术、剪纸、足球等近60项丰富多样的课后延时活动,并不定时邀请民警、心理咨询师、诗词楹联学会成员、民间雕塑家、民间红歌手等进校园开展实践性、体验性、自主性的专题活动,使延时内容不单调、多形式、有质量。

据介绍,萍乡武功山教育管理部门把开展课后服务作为“主题教育实事清单”之一,今年秋季新学期后,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“1比1”“1+X”课后服务模式:“1比1”是指每天两节课后延时服务,一节为作业辅导,一节为社团活动;“1+X”中的“1”是教师课后辅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;“X”是在完成作业基础上,根据学生意愿,引导学生参加多种社团活动。该区坚持“政府主导、学校主体、学生自愿”原则,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和有需求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率均在90%以上。既减轻了家长课后培训负担、学生作业负责,又发展了学生兴趣特长,提升了学生的体育艺术素养,真正实现了“减负提质、全面发展、五育并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