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会泽县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内容和方式,让学生在校园玩得开心、学得快乐、健康成长。该县及时制定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内容清单,建立课后服务“必选+参选”套餐制,统筹推行“5+2”新模式,推进课后服务规范化、清单化、课程化开展,实现“校校有特色,人人有特长”。截至目前,全县30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,参与率达99.7%,11.26万名学生受益。
“我们盘活学校教师、场地、设施等资源,开设53个项目154个兴趣班,确保每个学生每周选择3个兴趣类的项目。”工农小学校长张丽说,学校课后服务内容涉及体育、绘画、音乐、舞蹈、手工、泥塑、编程等多个领域,活动内容丰富多彩,上课方式形式多样。
火箭是怎么做到腾空而起直击蓝天的?几个塑料瓶、一个简易装置、几张彩纸,能否实现火箭升空?5月10日,在会泽一中科技文化节活动中,同学们化身为“小小航天员”,做实验,长知识。“奇趣”科学社团、小牛顿社团、趣味编程社团……在会泽县各中小学校,这些科技感十足的社团深受孩子们的欢迎。“每年开学科创社团招新,总是很快就爆满。”会泽一中副校长高德东说,科创社团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。
走进翠屏小学,轮滑、武术、跆拳道、吉他、非洲鼓等特色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。翠屏小学校长朱莉琼介绍,学校采用“1节作业辅导+1节特色社团”的课程模式,以分批开课、错时开课的方式开展进行课后服务,减轻学生家庭作业负担,助力学生快乐成长。
“我们通过‘专业教师+培训机构+特长家长’的方式开展‘点餐式’‘合作式’服务,吸纳一批有技能、有特长的学生家长参与校内课后服务。”朱莉琼说。学校还通过参观走访、活动体验等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逐步构建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大课堂。
会泽县聚焦“课程多元化、项目特色化、服务个性化”目标,采用“作业辅导+学生兴趣爱好”的方式,满足学生成长个性化、多样化发展需求。会泽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全县各初级中学已开设了15个大类85个小项,各小学开设10个大类62个小项的课后服务项目。( 通讯员 尹永权 幸金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