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吉安县:“三位一体”协同 赋能“双减”实效

来源: 人民网 发布时间:2023-07-20

“双减”事关群众切身利益,事关学生健康成长。吉安县实验小学秉承“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,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”办学理念,坚守育人初心使命,精心谋划思路举措,着力构建学生、教师、家长“三位一体”“双减”协同模式,从作业到课堂、从学生到老师、从家长到学校,全面开展“双减”系列活动,深度赋能“双减”实效。

夯实课堂主阵地。在提高认识、练就本领、方法举措上下功夫,实现同频共振,推进“双减”工作落实落细。扛牢教师主体责任,研究制定序列工作方案,深入开展师德培训、育人课堂等业务培训,签订《落实“双减”工作教师承诺书》,增强教师思想认同与责任担当。练就课堂教学内功,以课程目标为引领,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,不断创新备课组集体备课、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互评、各科组老师互学评议等研讨机制,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水平;组织开展或参与电子锦标赛等活动,不断强化以赛促学举措,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。完善督导检查机制,建立健全以学校领导班子为督查、教导处为协助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机制,严格规范教育教学秩序,确保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

牵住课后“牛鼻子”。充分挖潜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“第二课堂”作用,促进课内课外无缝衔接。实行“5+2”模式,即周一至周五开展课后服务,从下午放学后开始,每天至少开展约2课时课后服务;针对不同年龄阶段,差异化开设了书法、足球、篮球、美术、舞蹈等各类社团活动,满足不同学生需求,学生参与率达97.47%。让活动赋能学生,重点打造体育节、读书节、劳动节、艺术节、科技节五个节日,定期开展“校园运动会”、“跳绳小健将”、“踢毽子大王”等比赛活动,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探索专业化服务,在围棋、跆拳道、速记、武术等方面,聘请校外专长人员参与学校课后服务,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专业化课程服务,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和吸引力。优化作业设计,加强教师作业顶层设计,列好作业清单,提高作业质量,形成了作业内容学科协调、班级统筹、年级同步、学校监督的层级管理机制,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,实现了学生课业“不回家”的目标。

搭建家校“共育桥”。以“双减”为契机,多措并举,开展各类家校共育活动,迸发家校共育新活力,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。成立家长委员会,落实“家校共育”实施意见,通过举办家长学校、开播“家校共育大讲堂”等形式,落实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。成立“家庭教育指导中心”,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,实现家校协同育人课程化、工具化、系统化。“云端”对话促减负,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、家校联系群、钉钉线上直播等形式,与家长真诚沟通,宣讲“双减”意义,加强和家长、学生的联系,共促“双减”高效落地。(詹会华)